当前位置:

蒙古族来到云南的时间是多少

流利英语 2025-05-22 7 0

本文目录:

通海姓可的人是蒙古族吗

1、据1999年底人口统计资料,云南蒙古族人口14284人,分别散居在全省各地玉溪市为6485人,其中通海性蒙乡蒙古族人口为5325人,占云南省蒙古族人口的32%。

2、可姓:①魏书官氏志:阿伏干氏,可地干氏,可地延氏,并改为可氏。 正字通:唐有谏议大夫可中正,宋有绍舆进士可懋。②蒙古族,成吉思汗后代,河南安阳滑县,河北衡水安平县,河南新乡获嘉县,湖北浠水县,云南玉溪,云南通海、四川上海重庆等地居住。

3、稀有。可姓稀有。属罕见姓氏,可氏族人大多分布在河南省的滑县、新乡市、获嘉县,河北省的衡水市安平县,湖北省的浠水县,山西省的保德县,云南省的玉溪市可官村、通海县海东村,四川省,吉林省长春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上海市,重庆市等地区。

4、可姓源远流长,起源于多个民族和历史时期。首先,可姓源于春秋时期齐国公族庆父的后裔庆克,因避难而改姓,见于《元和姓纂》。齐桓公之子庆克的后代中,有人在齐昭公时期为避难,改姓为可氏。

5、拿可氏部族在金末元初时期,有改汉姓可氏者。第四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出自古蒙古巴克西纳尔氏族,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改姓为氏。蒙古族巴克西纳尔氏,亦称巴可西纳尔氏,属于成吉思汗的庶支后裔,分居于东蒙地区的喀喇沁旗札萨克一带地区(今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

6、通海县是云南省蒙古族聚居地,约占全省蒙古族总人数的74%,主要分布在通海县兴蒙镇。通海县彝族,主要分布在通海县与其他县市的交界地。 通海县回族,主要居住在纳家营、古城、大回村、下回村、小回村、葛家营、秀山镇。通海县哈尼族,主要分布在通海县西部。

云南何时建的省?

1、年,段思平灭大义宁,建立大理国,都城大理。疆域包括现在的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西南部,缅甸北部地区,以及老挝与越南的少数地区。

2、年,段思平灭大义宁,建立大理国,都城大理。疆域包括现在的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西南部,缅甸北部地区,以及老挝与越南的少数地区。 元明清时期,1253年,忽必烈派蒙古军队征服大理国,1276年正式建立云南行省。大批色目人及少量蒙古人移居云南,形成今天的回族和蒙古族。

3、元明清时期 1253年,忽必烈派蒙古军队征服大理国,1276年正式建立云南行省。色目人赛典赤任平章政事,省会中庆路(昆明)。在云南开发重要的铜矿和银矿,产量占全国一半以上。大批色目人及少量蒙古人移居云南,形成今天的回族和蒙古族。

云南通海蒙古族的来源?

云南的蒙古族是元朝随军至滇后落籍通海的。公元1253年,元世祖忽必烈率10万大军自宁夏六盘山出发,经甘肃,进入四川。渡金沙江入滇,结束了大理国在云南的统治, 统一了云南。1254年,忽必烈班师回朝,留大将兀良合台镇守云南,继续征服其余未降部落。

居住在云南通海的蒙古族是元朝随军至滇后落籍通海的。从西北大草原来到云南高原的通海杞麓湖畔、凤山脚下,已有740多年的历史。

云南的蒙古族是随忽必烈进入云南地区的。元宪宗二年(公元1252年)元军远征大理,忽必烈大军分兵三路前进:兀良合台率西路军,忽必烈率中路军,也只烈率东路军,进攻云南地区。三路军先后进入丽江地区,并于12月15日攻下大理城,结束大理国的统治。这是历史上大量的蒙古族第一次进入云南。

云南蒙古人的历史

1、兴蒙乡是1987年经省政府批准正式成立的民族乡,位于通海县秀丽的杞麓湖畔,凤山脚下,有5个自然村,全乡共有1737户5479人(1998年),其中蒙古族有5338人,占98%。

2、居住在云南通海的蒙古族是元朝随军至滇后落籍通海的。从西北大草原来到云南高原的通海杞麓湖畔、凤山脚下,已有740多年的历史。

3、云南蒙古人是以喀卓人又译卡卓人,即中国云南玉溪通海县的一支蒙古族为主和分布云南其他地区的蒙古族的统称,人口主要集中在兴蒙蒙古族乡。113世纪时,蒙古可汗蒙哥在位时发兵大理国(今中国云南),忽必烈建国后则正式将云南并入元朝版图。云南随即成为元梁王属地,也是蒙古出兵中南半岛的地方。

发表评论

  • 评论列表
还没有人评论,快来抢沙发吧~